金門有一條「會唱歌的道路」,如果車子在設定的速限內行駛,透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,地面會發出悅耳的民歌「橄欖樹」旋律,研究團隊今天指出,這是全國第一條音樂道路。

有駕駛開玩笑說,該路段平時人車罕至,如果不知情在晚上開車經過,一旦車速放慢,旋律也會變調,還隨著音樂哼起歌詞「不~要~問~我~從~哪~裡~來~」,心裡只怕別有一番滋味。

這條會唱歌的路,在金門頂林路安岐往古寧頭路上,兩個月前就被耳尖的駕駛人「隱約」聽出是一小段貝多芬的「歡樂頌」,後來漸漸微弱、消失,但音源始終成謎。

最近天候放晴,該路段又出現新的旋律,仔細一聽,是早期齊豫所唱民歌「橄欖樹」;原來是「會唱歌的道路」研究團隊,在上一次「歡樂頌」被大雨沖刷掉後,重新施工「上架」。

計畫主持人、國立金門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廖翊均指出,計畫由科技部經費支援,利用車輛行駛於特殊鋪面發出不同音頻,再配合行車速度,設計凹凸鋪面,就可完成一首歌。

她說,金門「音樂道路」最悅耳音調,設計車速在五十至六十公里間,因此不僅可提供駕駛悅耳樂章,也可防範超速,成為地區觀光熱點。

團隊成員之一的水立夫說,國外是調整道路舖面的凹槽寬度或深度,金門還在實驗階段,因此在不破壞路面的情況下,材質採一般家用的止滑條,以寬約一公分、長和輪胎胎面相同的三十九公分舖設,再以三到四公分不等的間距,嵌在地面,讓輪胎經過時摩擦產生Do、Re、Mi等音階,經過幾次「摩合」,就有了「橄欖樹」。

 

水立夫說,經費有限,目前僅能先完成長八十五公尺、八個音符的「部分旋律」,後續如能得到公部門支持,可以完成整首歌,甚至未來調整成金門「縣歌」也很有特色。

「會唱歌的道路」構想據說源自丹麥,本來只是為防止駕駛開車打瞌睡,設計出的一種道路鋪設技術,後來日本北海道打造出全世界第一條,中國、韓國和美國的道路也都陸續「發聲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民宿藍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